處處飄散著咖啡的訊息
今日寒流來襲,北部東北部都是有雨的天氣;
而台中一早卻是陽光普照的冷天氣,
搭上公路車向著繁榮台北前進,沒別的原因,
只為了咖啡。
今日是台北世貿咖啡展的開幕日,
這對咖啡的流浪者而言,
勢必要跑一趟的。
距離上一次看咖啡展已是四五年之前,
那時是赴極上咖啡的邀請前去。
而當時可說是盛況空前的熱鬧,
且展場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機器設備與咖啡;
現今回想起還記憶深刻;
帶著這段美好的記憶來到了台北,
眼前一座新的建築物讓我為之一亮,
是座落在台北車站旁的公車轉運站﹝京站﹞,
我不知它落成多久了,但真是蠻有特色的,
有國外的水準
﹝桃園機場如果能有這樣的水準該有多好﹞。
下了捷運市政府站,步行在往世貿一館的路上,
天空飄著毛毛雨,
大樓時鐘顯示著19度的紅色記號,
似乎在提醒著人們冬天已到了的訊息;
哇!台北101大樓也﹝裝一下鄉巴佬﹞,
個人感覺它除了高以外,
對於建築外觀真是醜到一種無言的極緻,
不管它了,還是先進場觀看今年的咖啡展。
門口沒什麼人排隊,
但裏邊早已人聲鼎沸到一種叫做吵的地步;
一邊正比著咖啡大師賽,
與過往一般﹝無聊!無聊!﹞,
一邊是機器與咖啡廠商的展覽場地,
攤位數與之前比較起來明顯少了很多,
質感更不用提了,相差甚遠啊!
往後一邊逛去,人多不打緊,
連氣氛都充滿了一種名叫雜的感受,
如此的吵與雜讓我失望不已,
稍稍的觀看停留便逃之夭夭了。
戶外的空氣還是明顯的冷了,
不爭氣的時間來到了午後的一點,
肚子的飢餓聲正高分貝的鳴叫著,
該是要進食的時刻了。
吃過了台北101內的韓式銅板燒後,
腦中的咖啡蟲正嗷嗷待哺的等待著咖啡,
雖在展場內有喝了一杯咖啡,
但那只能塞它的牙縫,在不快點補充咖啡,
相信不用很久,我的腦精神細胞將被咖啡蟲們侵蝕殆盡。
這時想起在一樓有illy咖啡館,
這家大概是前年左右才開,
有人來喝過也推薦過既來到這應該前去朝聖品嚐一下;
誰知一上樓映入眼前的不是咖啡館而是一面
緊閉的玻璃門與一群吸煙的人口,
詢問相關人員才知它收掉了,真是殘念!
在與朋友聯繫過後,隨即啟程往中、
永和一帶出發,目地在一家有電台的咖啡館
﹝發射範圍聽說只有在這一棟樓而已﹞。
果然是一家有個性的店,裝潢也很有特色,
空間內正辦著展覽,是米其鰻
﹝曾在胡同合作過﹞的作品;
店主人也很酷,長髮、鬍子特色十足,
店內還發售著一些小眾與獨立發行的
小說書籍與唱片作品。
不管了,先來一杯咖啡再說了;
拿鐵是我唯一的選擇,只因它的菜單上沒有單品咖啡,
味道不錯也能緩和一下咖啡蟲的侵擾。
在那兒與朋友聊了一會兒,很自在輕鬆,
而店內人員也很隨性的在上網與彈吉他;
聽說每週三還可以訂餐喔,
由老闆親自為你料理,真是一家很酷的店。
經朋友的帶領,下一站是位於二二八紀念公園旁
的161咖啡,為何會取161?因店內所用的義式機器
是飛馬牌編號E61的緣故。
而店面只有 三坪 空間大小,
扣掉烘豆機與吧台的空間,
所剩的便是客人能享受的,
所以這便是這家店的特色─來這的客人
不是擠在狹隘的店內站著就是坐在外面喝著咖啡,
我也入境隨俗點上一杯冰濃縮與濃縮馬奇朵在
外邊喝了起來,味道還不錯,有點酸味出現,
乾淨度也很好。
這樣的開店概念還真是不錯,
是我喜歡的風格;
到此覺得這趟北行總算有點收穫,
也解決了咖啡蟲的困擾。
四人漫步在這公館的路上,
雖有道路施工的不便,卻也走到了第三個聚點,
這家是好友常來也很推薦的餐館,
雖然服務不怎麼優,但店內的料理卻是很好吃;
再朋友的說明下點上了一盤干炒肉絲、
炸魚片﹝菜名忘了﹞、
什錦煲﹝內有魷魚乾、豬肚、筋肉…﹞、
蔥油餅、酸辣湯、青菜豆腐湯、
白飯及無錫排骨﹝真是美味啊!﹞…
以上食物讓我們一行四人撐飽了
肚子也滿足了口慾,真是道道美味道道精采。
結束了飯局,一行人再度轉移來到了
一家咖啡廳─咖啡意識,作為今日的終點站。
咖啡意識是一家平常的咖啡店,
店內沒有過多的裝潢,
入口放置一台進口的烘豆機,咖啡也煮的不錯,
算是一家充滿著家庭輕鬆般感覺的店。
坐上了高速行駛的鐵路,穿梭過往的記憶:
從一個意外的人生讓我喝起了咖啡,
一場逃避現實的轉業讓我學煮咖啡,
一份興趣的熱愛讓流浪者不斷的尋找美味咖啡;
一路十多年來,看見台灣從稀少珍貴的日系真鍋,
至今的普及全台各地的自家烘焙,
在在的提升了咖啡的文化,
不僅是外國人的素養提倡,
國人對於咖啡的文化也逐漸接受到上升;
感謝這一路努力耕耘的咖啡前輩們,
讓流浪的咖啡者可以漫步在
這處處飄散著咖啡訊息的街道上。
現今的咖啡香將伴隨著未來
夢想的文化起飛,
前往極緻的咖啡國度…
2009/11/20